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never stop!

有想法的話,就請不要被現狀僵化住。
never stop!Please!
提醒擁有才能的年輕人,以及自己。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劃時代數位奇機 OLYMPUS E-P2


久沒寫部落格,但實在是很久沒有想畫圖的感覺....工作確實消耗了我許多藝術細胞....
但是還是有持續進行拍照這件事,雖然台北總是下雨,特別是在假日@@!!!
畢竟這成為我最大的興趣之一,同時也是最花錢的:P

在拍照短暫的經歷中,我覺得我最大的成就之一,大概就是擁有過非常多的相機,雖然我自認不是器材控,但是我就是很喜歡相機,並且企圖玩遍各式各樣的相機....在不要將防潮箱塞爆的前提之下,這些相機有的還留著,有的則賣給其他有心接手的玩家。留下來的幾乎都是我認為非常經典、玩攝影的人一生當中必有一台的相機!因此我想以此為主題,介紹幾台我覺得值得推薦的經典相機。

在這來來往往的買賣過程中,我領悟到一個重點,就是底片相機絕對比數位相機保值,不論你買到多棒多新的數位相機,跟所有3C商品一樣,當你付帳的那一刻起,你的寶貝就貶值了....鏡頭還好,機身幾乎都一年比一年不值錢,加上我本來就不喜歡數位的畫質,所以在擁有一台少用Nikon D200,和隨身記錄用的GRD後,我幾乎再也沒有想買過任何數位相機商品....

直到去年,終於出現了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數位商品!打著Pen的輕巧精神的Olympus E-P1推出了!復古典雅的外型配上輕巧的體積,加上內建之前就注意到的E-620正方形構圖、八種濾鏡模式,讓我馬上想擁有一台!!!但是認真一看....“為什麼沒有觀景窗??“ “鏡頭幾乎都要轉接??“網路上USER的照片好像很普通....?" 而壓倒最後一根稻草的是:他沒有大光圈的標準鏡頭!這完全不符合我的攝影習慣....就依然決然地放棄了....

沒想到這台莫名的相機,在短短三個月後出了莫名的第二代E-P2....這次我學聰明了!不抱太多期待地....結果被吸引了!!(意志力薄弱~~~)首先,他有觀景窗,還是電子可變換垂直角度的(我超愛垂直視角...被打中....)再來他是死氣沈沈的黑色(可惡我愛黑色,被打中+1),再來Panasonic已經有出可以交換的大光圈定焦了!(打中+2)最後是仔細看看他可以轉接的鏡頭真的好多!而且什麼厲害的鏡頭都有!(被打中+++++)所以即使貴的要命,而且跟E-P1只差在顏色根觀景窗,還有3個不是影響很大的功能,我還是就拜下去了....

這也就是我這次介紹的主角,Olympus E-P2!



購買KIT組合時我在14-42mm變焦鏡和17mm餅乾鏡兩者間猶豫了一下下,後來決定14-42這隻;因為17mm的餅乾鏡不如Panasonic 那隻20mm F1.7吸引人,我又打算轉接手動鏡,所以我只需要一顆機動性高的kit鏡,而且我很喜歡14-42mm這隻的伸縮設計。如圖不用時可以縮很短,需要使用時像望遠鏡一樣拉長,對旅行攜帶很方便。



不過kit鏡還是其次,讓我這麼想買E-P2,主要是我發現了M4/3系統可以轉接傳統手動16mm電影鏡頭,因此我隨即上網買了一顆Bell&Howell 的25mm F1.9電影鏡(換算M4/3--25x2=50mm )。下圖是裝上電影鏡的E-P2,不但變得更輕巧而且更添增復古質感!而且拍出來的照片質感我極度推崇★★★



再來是我也轉接了E-P2的老大哥---Pen F的老鏡頭:Olympus F.Zuiko 38mm f1.8(M4/3後等於76mm),配上歌德字樣的F鏡頭蓋,看起來帥翻了!!接近80mm的焦段用起來也很順手!



以下是我用了Nikon D200 + Nikon 50mm f1.4D跟E-P2搭配這兩顆手動鏡的實拍效果,整體來說E-P2的畫質已經不輸D200,只有細節處理能力的差別,但是E-P2的畫質,配上手動鏡頭我個人覺得多了一種底片的味道,尤其電影鏡在大光圈的條件下有種獨特矇龍感,而且會有暗角效果~



以下是我最愛的電影鏡頭在戶外拍的照片,電影鏡頭的特色在於大光圈時會有的漩渦狀散景,非常特別!



晚上的照片也很電影感!電影鏡加上內建淡化濾鏡矇矇的很有氣氛。



開大光圈,在遇到強光時的散景也很美,還有六角形!!



有電影鏡好像真的可以拍電影的感覺,好日式tone,Faye這看起來像電影劇照!



說這麼多(我這麼愛底片機也沒想到會來介紹數位相機)....總之E-P2擁有數位的便利性,消費機的輕巧,以及單眼的豐富延伸性,以及底片的質感,成為我現在最常用的相機,甚至取代了我一直以來以底片單眼為主的習慣,也讓我決心把GRD賣掉。這真的是值得擁有的新時代經典相機,而且最重要的是,連Faye都愛用!!以前要他拿單眼出去是不可能的,現在E-P2卻因此讓我幾乎得要再買一台同樣的相機給自己用....:P
我想M4/3絕對會是新時代的數位小巨人!GF-1也很不錯(唯一缺點:機身沒防手震裝手動鏡比較麻煩),Canon&Nikon這種大廠真的要再研發上加油了....



2009年6月29日 星期一

口罩




最近看了幾部電影,跟一本書,剛好都透露出一個相同的訊息,Never Say No.
這句話是講給自己聽的,面對任何問題,都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它

簡單到連幼稚園程度的孩子都懂的道理,卻激烈地撞擊著我
想到自己曾經錯失了多少可能替人生添加光彩的機會,只因為成見、不以為意、懶惰、害怕....
突然覺得很多事要是覺得都不值得去做,大概就是成就一個不值得的人生吧?

人,需要一個支撐自己過活的能量,好讓自己不會變成行屍走肉,有人稱之為動力;有人說是價值,有些人需要被別人賦予、提醒;有些人則需要自己發光發熱

很久以來,我也被自己用某些東西所說服,讓我安穩地過著還算愉悅的每一天
有著穩定的工作收入、穩定的感情、生活,有一些微不足道的夢想、有一些偏質的嗜好
久而久之,我因此而自滿、而安逸

我開始制定了一些自我的標準、規範,對偏離旁道的一切置之不理,就像許許多多的人一樣
開始過著有選擇的生活,開始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有趣、什麼事浪費時間
衍生出來的,是開始有很多藉口

我很忙,所以沒辦法....我覺得那樣很無趣....我想我越來越知道我的人生跟喜好....
就這樣跟許許多多人一樣,我停在某個人生的中間點,不再繼續冒險了

前一陣子跟女友去了趟東京,日本是紅色疫區,在飛機上兩人全程戴上口罩,像傻子一樣....
不過,確實多了一種奇妙的安全感,管它是不是真的有效,重點,是心
心理因素讓自己覺得可以戰勝一切,不然一直吸自己呼出來的氣體,也不太健康吧....

人,不也是這樣?我們替自己的心,戴上最安全的口罩,就此認為百毒不侵
更在口罩外面,畫上新的嘴巴,說著更優越的語言,就這樣,我們再也聽不到,心裡的聲音了



2009年4月1日 星期三

傻很大

即使身為廣告人,在這個廣告業愁雲慘霧的情況下,我實在不願意對於電視上的廣告有所批評....
因為我身在其中,更能了解做這些廣告的人心中的無奈以及委屈,廣告人不是笨蛋,任誰都不願意拍出爛廣告的....

但是前陣子打開電視,我發現了一個異常有趣的現象 : 童顏巨乳似乎變成一種新的美學典範,從之前的Oline Game-喊一個「殺很大」暴紅之後,一連串少女擠著傲人雙峰搖晃,有的是鑽地工人,有的是護士、學生唱著低俗的廣告歌....讓我非常驚訝既然這類搧情又物化女性的廣告都能過關,那麼為什麼連電腦遊戲CS裡的槍枝都被打上馬賽克?

如果巨乳跟槍都可以代表男性心裡的慾念....那麼就某種程度而言,我真的覺得這世界改變很多,我們的標準真的變得好奇怪,或許殺很大這樣的表現不壞,壞的,是我們的腦子。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動員教育召集Again....

每個人都有一些不願意提起的過去,在我身上我越來越不願意提起的,當兵生活是其中之一。
印象中不願意提起當兵的人,多半是當兵期間可能遭遇過什麼特殊對待留下某部份的陰影;或者過得太無所事事不值得提起之類....但對於我而言,只是記憶隨著時間逐漸被抹去,如此而已。

當兵的好朋友,我現在幾乎再也沒見過,連當初的營區都拆掉了。曾經流血流汗建立的那些豐功偉業,或是嘻笑怒罵的同袍情誼,都幾乎煙消雲散得差不多了。我只知道,因為當兵,好久以來我變得很不愛走路,因為當兵,有好一陣子我不穿迷彩褲;只記得幾個經典的畫面,幾個只有當過兵才能理解的有趣故事,幾個沒連絡的名字....

平常的生活、工作當中,也很難連結到當兵的事,偶爾跟年紀相仿的男性聊起當兵,也很難插上話。原因是每個人總愛講自己過得多爽,開小伙、喝酒、賭博、不假外出過夜一類的....很少人像我一樣,跑五百障礙、250公里大行軍、每天練刺槍、休閒運動是跑3000跟丟伯朗咖啡灌水泥做的假手榴彈....我當兵的驕傲,居然是作為一個有趴數(%)受尊敬的學長,還把象徵性的黃迷彩服交接給我喜歡的學弟....

最令我難過的,還是原本在軍中那麼好的朋友,一個一個都漸行漸遠了。還記得當兵的期間,曾經因為學長退伍,我那天留守還特別跟輔導長請了一晚的黑假,包計程車從桃園坐到台北喝酒唱歌,當時司機問我要去台北幹嘛?我回了之後,他對我說:「你以後就會發現,當兵的朋友,最後都不會連絡。現在只是因為大家沒有利害關係又有革命情感而已拉!」當時我還心想怎麼可能,現在,真的連大家過的好不好,都不知道了....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退伍後我把當兵這件事,一點一點拋到腦後了。但是就在退伍要滿第四年前,終於有件事,讓我不得不再一次去面對他,就是教召。而且這一教....就沒完沒了....我從第四年開始,到今年我已經被叫了三次,當中只有我去美國那年沒有被教。我覺得教召應該是一件,可以上金氏世界記錄比賽最沒營養的事情之一。因為每個人都當過兵,也都老兵過,自然不可能像剛入伍的人一樣戒慎恐懼,就呈現每個人都在擺老的局面,大家都不願意來,接教召的人也不想接,所有的不願意就變成一齣連表面工夫都做不像的三流肥皂劇。上課沒在聽、教官也意興闌珊,排隊也不想排,吃飯也不想吃,晚上睡不著白天起不來之類的。聊天主要是一些比梯數、比爽之流的無聊話題;如果聊到工作,可能是我這種工作太偏門的緣故,很難跟別人搭起來。

關於教召要準備的,有幾個重點:一個是要帶短褲,不然洗澡睡覺會很不方便;一個是可以各帶一套免洗褲、襪。其他東西幾乎都可以再營區買到,零錢可以懶得去萊爾富(靠北現在軍營有便利商店!)時投個販賣機;再來是耳塞,打靶時才不會耳鳴,而且這次因為睡我隔壁的每天晚上呼聲像頭文字D裡的賽車,我頓時覺得耳塞真是我的救贖!最後是手機記得藏起來不要交出去,不然平常要特定時間才能打還有最後還要領很麻煩;最後是不要太早到,不然多半天無聊而已,理想時間是12點整,能拖多晚要看他會不會多留你。這次也因為前兩次跟大家沒話講的經驗,我還準備了兩本書帶去想說可以搞自閉看書就好。

因為我比較晚到的關係,最到我報到的連上已經快1點了還沒吃到中飯,加上衣服不合身要換,所以又去吃飯加等換衣服,下午也沒去上課,賺到!跟我一起沒去的剛好是我兩個鄰兵,其中一個突然問我說是不是上兵退伍,當然囉!不然勒?結果他們說他們都是一兵退伍。蛤?沒當到升上兵就退伍??天阿!!我居然跟差我一百多梯的人一起教召阿!可能也是這次大家都普遍剛退伍一兩年,管理也比較嚴格。但是也因為剛退伍,當兵的氣息還很重,我好像又真的回到部隊的那種感覺,其實還滿有趣的,唯一的差別是我想我真的再也找不回來我當初的殺氣了吧(笑)!不過也交到幾個不錯的朋友,反倒是書都沒翻開過....

明年我就會退伍滿第八年,現在也改成兩年教召一次,我可能(希望)不會在被教召了。不過出乎意料的,因為這次讓我感覺滿好的,或許這真的有調適到一些平常一成不變的心情狀態,感覺居然還不錯!這真的是我當初始料未及的事,但是相對的,我變成一個1860梯的菜兵,還要聽帶隊長官要我們唱歌答數,真是有點嚇到我,畢竟這,也太難做到了吧。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海鷗4A-107

因為我深信「film才是王道」,之前看了荒木經帷的書裡也提到數位像是把照片中的水分抽光一樣是不行的。我自己則是覺得,底片的光影層次,絕對不是一般數位相機可以比擬的。所以我比較推薦有興趣在拍照上進階的人,應該要試著開始玩底片相機。

我幾乎都是使用135mm的底片(便利商店還有賣),主要是因為方便,也比較便宜,加上之前用Diana+非常挫折,就沒有再想朝120的中片幅走下去。

但是隨著拍照經驗的累積,對於想拍的東西,天氣、光影的要求變高,越來越覺得135一捲36張要拍完非常辛苦,每次洗完照片整理時,就覺得時間感不對,有些照片都要回想一下當初拍照的情況。相較之下120底片一次十幾張就比較理想,加上中片幅本身質感比較好,但是Diana+在試過幾次後依然覺得不夠理想,就想再添購一台120相機。

雖然我買過許多相機,但是由於也有幾次後悔的經驗,我開始會理性地去考慮一些實際上的條件。中片幅相機裡,我一直非常想要腰平觀景的機型,因為想要能夠更自然地拍攝人物,而其中最中意又不是太貴的兩台相機,一是Hasselblad 500c/m;一則是雙眼的Rolleiflex 2.8E。

但是因為我已經擁有了三台單眼相機,如果再買Hasselblad,我覺得我沒有辦法再多養這麼多鏡頭,所以即使我很喜歡他的外型跟成像,還是不得不放棄。

因此我決定要買TLR這樣外型復古帥氣的雙眼相機,因為他沒有交換鏡頭的問題,而且這種相機即使年代久遠,鏡頭畫質依然犀利,相當神奇。但是Rolleiflex TLR一直找不到有測光功能的,價格又很貴,就覺得不能隨便買下去,還是想等到以後看到中意的再說。

又看了拍賣上其他廠牌的TLR,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是這種年代久遠的相機多半要脫手的都有一些老化的問題,鏡頭變質、發霉、沒有測光功能或是壞了,不然就是生鏽、蒙皮變質脫落之類的....狀況好的也都差不多萬元前後,那還不如等Rolleiflex....

正當絕望時,我想介紹的主角便出現了!看到拍賣上有人在賣全新的海鷗120 TLR相機,想起以前看過flickr有人用它拍得不錯,便上網搜尋一下海鷗相機的資訊,不知道為什麼介紹它的網頁很少,大陸網站的簡體字又看得很吃力,總之大概知道它是當初上海去仿rollei生產的高級相機,而中國後來的什麼牡丹跟其他又是仿它的,型號很多但基本上4A系列比4B好,大概就這些....

既然看了flickr上的user也拍的不差,就想說買來練功吧!全新的5200也不算貴,感覺也比4千多元的玩具blackbird值得,就標下去了。幾天後開心的開箱,我買的4A-107據說是外銷貨,上面打得是「seagull」,全新真的很新喔,鏡頭看起來非常明亮!幾乎全黑的低調機身,質感看起來也滿ok的。

上片的方式,比起Lomo Diana+那種慢慢捲片真是有如上了天堂,裝底片後捲動捲片桿,轉個兩圈它會自動卡住,就可以拍了;拍完一次轉一圈,非常方便,也可以精準對焦,真是仿rollei仿得好阿!雖然重到哭爸,一開始不能適應左右反向的觀景窗,但是也開開心心背著它亂照了起來。低著頭照相真的很有趣,在這個數位時代很多人真的不太知道你在幹嘛,正方形一直是我喜歡的構圖方式,一捲12張確實很快就拍完了!只是沒有測光功能有點麻煩....如果不打算買測光表,可以用偷懶的方式,拿數位單眼或是數位相機調到M模式或是A模式測光,記得更改ISO值到100,如此一來用負片誤差便會很小。

至於拍出來如何....到目前為止我一共拍完了三捲,第一捲因為急著測試很亂照洗出來普普,到了第二捲後,海鷗它....終於展翅高飛了!老實說它確實令我很驚艷!畫質銳利,又帶有一點古樸的色澤,滿有味道的一台相機,除了色彩偏灰暗、飽和度不太夠(也可以當特色),雖然一般來說都要敬大陸製而遠之,但是海鷗讓我覺得是一台入門TLR的優秀相機,如果預算有限,非常推薦上網或在大陸買一台來玩玩!